dewr41654 发表于 2010-3-8 11:09

水中月,镜中花,透过有形的镜子,我只能看到衣冠的端正与否。透过无形的镜子,我却能明得失,辨荣辱,知廉耻。书便是我那无形的镜子。故莎士比亚说:“把书当镜来照,会看到灵魂在镜子里发光。”
小时候,无形的镜子是如童谣般的《三字经》。 《菲律宾太阳城网上娱乐|开户会员|代理加盟|官方网址:www.83suncity-bj.com 》
“人之初,性本善;性相近,习相远……”儿时的梦幻与纯真,有时也会揉入一些细沙扰乱生命的本真。撒一些小谎,有时作一些恶作剧……但《三字经》那浅显易懂的字句,明晰了人生的道理,由稚嫩走向成熟,那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,那是一种无须向外界伸张的厚实,那是一种不必察颜悦色的从容,于《三字经》中,知道了什么是礼,什么是孝,知道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。不再是一个小淘气,我其实是一个长在太阳底下的好孩子。
后来啊,无形的镜子是散发这大智慧的《论语》。
因为那句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则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我从“镜子”中正视了自己的轻挑,学会从别人的身上取其精华;因为那句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我从“镜子”中看到了自己的懦弱,学会使生命变得坚强。老子云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我想,我已进步了,因为那句,“温故而知新”,我从“镜子”中看到了那个缺乏创新的自己,于是明白了“苟日新,日日新,作新民”的道理。
长大后,无形的镜子是柏杨是《丑陋的中国人》。
美国之所以如此发达,是因为美国人有一块无形的镜子——《丑陋的美国人》指出其存在的弊病。幸好,有柏杨站出来,写了本《丑陋的中国人》。
书如明镜,明镜如书。于书中,我不仅知道了个人存在的弊病,也知道了族人锁存在的弊病。
柏杨说:“人生在世,就好像泥沙在水泥机里身不由己的运转。不是个人出了问题,而是社会出了问题,”
长期在“酱缸”中生活的我们,太需要一股热浪去冲刷所有的愚昧与无知,所有的狂妄与自大,所有的迂腐与守旧。
于书中,我明白了国人应该学会成为一个欣赏者。如欣赏一部戏,会看戏的看戏,不会看的看热闹,这也是一种欣赏,这也是一种成功。
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是一块无形的镜子。常拿来照照,看到的不是水中月,镜中花的飘渺,太阳城的光彩夺目,而是一个丰满的自己,一个宏伟与博大的世界。

汉水 发表于 2010-3-9 12:38

戴泳帽实在是预寒,这是前两天我戴了后的感觉

山水星 发表于 2010-3-9 19:31

戴泳帽是在预寒和防脏东西进入头发中。

冰雪乐人 发表于 2010-3-10 15:25

   冬泳时,戴还是不戴泳帽,决不能一概而论,一定要视当时的气温和水温而定.如果能受得了冷水甚至是冰水强烈刺激,[前提是血压和身体其它指标都正常]可以试着短时间不戴,并慢慢加长时间.如果不行,就不要逞强了.因为冬泳是为健身,而不是出什么风头.搞什么实验.决不能拿生命开玩笑.    就拿我们哈尔滨来说,三九天,零下三十多度时,在冰水中,就是戴着胶泳帽,头部也会让冰水扎的很疼的,你就别说不戴了.但气温梢高点的时候,就可以试着在水中摘掉它,洗一下头部,然后再戴上或不戴.也是一种煅练.

天翼冬泳 发表于 2010-3-12 11:39

各书起见,舒服的,就是最好的。

幽幽桂鱼 发表于 2010-3-14 20:05

习贯就好了

安安66 发表于 2010-3-14 20:06

原帖由 蓝色海湾 于 2009-11-22 04:18 发表 http://bbs.china-ws.org/images/common/back.gif
以个人习惯为好,女泳友一般都戴,游起来利落些。如果需要,还有游冬泳专用的泳帽,手套,脚套。
我是习惯不戴,偶尔去游泳馆,必须戴时才戴。
女泳友不带就没法游正规姿式。

挑战者甲鱼1号 发表于 2010-4-7 17:32

个人习惯不戴泳帽,除了泳裤没法不穿,其它都可或略不用,省心、省事

尼米兹 发表于 2010-4-7 19:22

:victory::victory:

养气轩主人 发表于 2010-4-8 21:00

头部散热很快,前几年我没有戴,结果游了一会儿头疼,这两年一直戴着,没有了头疼的问题。同时,就我的经验,血压偏高的人冬泳时戴上胶泳帽可以避免血压升得过高。

兴安北极熊zlj 发表于 2010-5-6 15:26

愿意带就带,不愿意带就不带。自己掌握
页: 1 [2]
查看完整版本: 请教,冬泳时是戴泳帽还是不戴泳帽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