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1408|回复: 1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爬泳技术八原则: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09-8-15 14:54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爬泳技术八原则(转四川陈学勤教授交流贴)
& v5 [# K/ T) w6 o0 E$ A
  任何一名泳手都有改进身体流线型姿势的余地。改进身体流线型姿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下述8原则中的任何一条------
  ?7 ]( L+ Q' k: w    1.入水时,身体应保持水平姿势,肩部不应上抬。身体只能在水平方向上,围绕身体纵轴转动。
: H1 w- c5 r/ G: A, P2 z# I; c0 k    2.要低头,目视池底,吸气时,目视池侧,以便身体在水平方向上围绕其纵轴转动。目视前方,或抬头,特别是呼吸时抬头,会破坏身体的流线型姿势。4 m1 h' U/ g0 o+ L
    3要在身体投影截面内打腿,以尽量减小形状阻力。一旦打腿动作超出身体姿势的流线型范围,会抵销划臂动作产生的推进力。
1 q  s3 S: T: t4 d% H- ?% T8 l. C    4.臂入水后,尽量避免下压,并设法尽早获得水平分力。入水后立即屈肘有助于更快改变用力方向。如能做到这点,将有助于身体保持流线型姿势。
8 `1 c1 Q7 r" ^& J    5.为保持流线型姿势,髓部和肩部应同步转动。如此转动有助于减少形状阻力。
1 i% ?- y- c+ ?8 z    6.为配合转髓动作,应围绕身体纵轴做打腿动作。只做上下打腿会增大形状阻力,然而通过转动打腿,不仅不会减慢游速,并可减少形状阻力。
9 e# n' `1 W& L7 K2 U    7.划水和移臂时,上臂靠近肩线既便于肌群发力,又可避免肩伤。内旋肌群负担过重将造成伤害。建议划水时尽量发挥外旋肌作用。
: ^/ Z; x1 E; ]$ O, U% s$ z' Y0 S    8.打腿时应注意脚部的流线型姿势,以免增加阻力。然而必须知道有时“制动”动作可矫正其他技术错误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威望 +3 收起 理由
范钢 + 3

查看全部评分

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8-15 14:56 | 只看该作者
毛大侠(437255348)
/ Z% t! T% g* `( n  h- E, ]11:01:07# J# P, w2 N. w  h( \9 I
好久不见您了   非常想念您!txfile:platformdata:Face\78.giftxfile:platformdata:Face\78.gif; n; O& X0 s+ c, }" |
陈学勤(271830392)
' w4 d# v3 O1 b; Q8 j& [11:01:41
; V! I: }9 _; B; c$ G我也非常想念您!txfile:platformdata:Face\78.giftxfile:platformdata:Face\78.gif 2 h; V! {1 K1 A/ Z' H
陈学勤(271830392)
' i7 _/ c% B2 X' F11:02:21
  g+ r# b: H5 M8 {! `为什么我们经常观察到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在水中的位置很高呢,他们似乎在水面上滑行,给人留下头抬起、后背拱起的印象。短距离选手身体位置高的原因是他们的速度较快,使身体下面的阻力增大,这些阻力反过来使他们的位置升高。 + R" `# }% e6 C. Z; D; c+ N; }" ?
陈学勤(271830392)
; S6 c* H1 ~' t6 @' `1 f11:02:59: H6 K0 r) [( a! `
但是,他们并没有,也不应该主动地拱起后背。短距离运动员在以较慢的速度游较长距离时,身体位置就没有一那么高了,这是因为阻力减小了。相反,长距离运动员在冲刺时因为阻力增大,身体位置也会升高。这是自然结果,无须辩驳。要保持较高的身体位置,会有部分推进力损失在向下压水上。
$ l4 ?6 a0 q8 g. g
) d6 q- e* N& X7 {
陈学勤(271830392)
- W/ I' L# x. v& {/ z; p0 l11:04:11" R  N0 c, }9 e/ ~4 R$ K5 r+ j% C; u
侧向直线性8 c6 n  ~" T6 T1 B- M5 V
  运动员保持着极好的侧向直线性。不管他的身体在向哪一侧滚动,都可以从颈部到胯部在躯干中间画一条直线。保持良好的侧向直线性,主要依靠身体从一侧向另一侧的滚动,身体的滚动与手臂和肩部的动作应协调配合。: E! x7 O5 Y+ Z. f5 p6 l
" B' I4 [2 [) e9 }3 ]
陈学勤(271830392)
% G; f1 Y) n" K' i4 a4 y11:04:54
) Q. L0 n2 `$ ]虽然也有部分运动员身体滚动幅度过大,但多数运动员滚动的幅度不是太大,而是太小了。自由泳运动员每一侧滚动的角度至少应该达到450(与平卧位置的夹角),多数人向吸气一侧的转动大于450}
1 n  l# c( L/ S2 f& J+ L( a* \# u5 Q
& D1 y9 Z( i  A: D
陈学勤(271830392)
7 f. ?8 r, t" M. m11:05:33! L8 p/ ~0 y$ s/ J9 o
呼吸
( y, ~, H  c. B: A9 F+ ~" I  头部动作应与身体的滚动协调配合,避免抬头吸气。当一臂正在完成上划动作时,脸向同侧转7 V+ _  {" b+ V0 n
动,身体的滚动可以使头轻易地露出水面吸气,避免头部转动幅7 R# l4 t. w8 h4 `; }. k
度过大。运动员事实上是在水平面以下、头部前面弓形波的波谷中进行吸气。. t6 ?( X/ n( a/ H, h. P! T# @7 _5 F4 w

2 V2 x% n+ m- N
陈学勤(271830392)
5 z& o8 n5 P: W" _, H11:06:26
4 ^; A8 J/ S$ D0 Y; w# T 吸气应该在移臂的前半段完成,后半段脸部应还原至水中。脸部的还原也应该与身体向另一侧的滚动配合起来,这样可以使划水的最有力阶段-上划阶段保持最好的身体直线性。
( I: ]3 F- `- V$ X8 e9 K

; X1 p+ ]  m% q) z
陈学勤(271830392) 7 m* h( T6 K2 y* P! Y
11:08:41
1 l7 a8 p6 T( M/ d有些运动员采用两侧轮流吸气的方式,两侧轮流吸气,许多世界优秀运动员,特别是女运动员都采用这种吸气方式。这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好处:- _9 ^; _; i8 k" W
  1使动作更均匀对称。两侧吸气使身体向两侧的转动幅度比较均匀,增大了转动幅度,提高了划水效果。7 B" {2 K+ l6 Y$ ^
  2.通过控制呼吸节奏增强肺通气能力。
. R! y& w  Y1 H9 w# B  3.利于观察两侧的对手。
' V0 n9 |$ L# u$ Z$ n' A' y  尽管有这此理由,但还是有人反对两侧吸气,争论的依据是两侧吸气将减少比赛中的氧气供应,/ I$ V# `; k: F
使运动员过早疲劳。两侧吸气的运动员通常在三个周期内吸气两次,而一侧吸气的运动员每一个周
3 `! [/ k, _7 g! `/ n1 s+ `$ G8 \期都吸气一次。因此,100米以上的项目最好采用一侧吸气。
% d8 z" p3 _9 ?  D9 R3 C2 W( {
陈学勤(271830392) 6 q- A! T" d% A* q1 l
11:10:212 `3 \. P6 h5 ]
2 m8 o; V) _2 k  D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8-15 14:58 | 只看该作者
。。。。。。
5 [6 h/ i$ _: Y  U* c) Y" Z1 k! |3 r& \1 x+ _+ J+ r# @% m
[ 本帖最后由 毛大侠 于 2009-8-15 15:00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#
发表于 2009-8-15 15:21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#
发表于 2009-8-15 18:32 | 只看该作者
这是我的弱项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#
发表于 2009-8-15 20:46 | 只看该作者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发表于 2009-8-17 14:02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发表于 2009-8-17 19:10 | 只看该作者
我至今没学会,也没有抽出多少时间专门学倒是真的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发表于 2009-8-17 19:57 | 只看该作者
我今天在雨中学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学会,没悟性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发表于 2009-8-19 10:29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#
发表于 2009-8-19 13:44 | 只看该作者
好帖子学习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#
发表于 2009-11-1 22:18 | 只看该作者

谢谢陈教授、毛大侠! 爬泳连续1000米,那有多好啊!

真是 好帖!学习了。
- x7 ^1 B* i! `" S    刚开始学习爬泳,感觉比习惯的蛙泳累,看来还要认真学,逐步体验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- ( ICP12013697-2 ) 11010802026271

GMT+8, 2025-9-13 14:50 , Processed in 0.039687 second(s), 12 queries , Gzip On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