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34723|回复: 375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《菜根谭》连载”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

  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7-3-4 19:44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瘦头陀 于 2017-3-4 19:49 编辑 9 S) ~9 m# N+ h4 j$ L! d' [
4 T/ r9 e) |7 @; ^; n( s* C4 j
菜根谭全文简介:
8 G2 Y9 N' o2 [' `
# F, f6 _7 O  K 2 Z7 ]2 m; F7 f9 p
  《菜根谭》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着的一部论述修养、人生、处世、出世的语录世集。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,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,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。对于人的正心修身,养性育德,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。其文字简炼明隽,兼采雅俗。似语录,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;似随笔,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;似训诫,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;且有雨余山色,夜静钟声,点染其间,其所言清霏有味,风月无边。《菜根谭》是以处世思想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,采用语录体,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,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处世哲学的表白。《菜根谭》文辞优美,对仗工整,含义深邃,耐人寻味。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、磨炼意志、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。作者以“菜根”为本书命名,意谓“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”。正所谓”咬得菜根,百事可做”。2 ~6 G/ P/ x8 _  G) f& v- h

3 G4 p5 U0 |; X. u" B5 g0 M4 v, i
1 m+ U% }) T) ~" |: f4 y) _菜根谭全文及讲解:) }8 E, T; b( d, a
  1.弄权一时,凄凉万古
9 d$ R, i+ D* n* ]   栖守道德者,寂寞一时;依阿权势者,凄凉万古。达人观物外之物,思身后之身,守受一时之寂寞,毋取万古之凄凉。
2 I2 N) r% Q5 @: \, Y   【大意】
" Q" D, o4 F1 F1 R+ S   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,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;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,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。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,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,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。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,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。9 w! G, W9 h8 G! [0 u
- a- S, _% V% f' w7 _+ I
  2.抱朴守拙,涉世之道* Y! e# D+ @5 }6 A3 ?' @
  涉世浅,点染亦浅;历事深,机械亦深。故君子与其练达,不若朴鲁;与其曲谨,不若疏狂。) z& {& v& a1 F6 r! C1 A7 g6 b
  【大意】: W4 s: x* J1 e+ q9 S5 {0 @4 ?) I; d5 Q
  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,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;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,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。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,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,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;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,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2威望 +10 收起 理由
爱!荷!花! + 5
山水游 + 5 赞一个!

查看全部评分

2#
发表于 2017-3-4 19:55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楼明贤 于 2017-8-9 20:05 编辑 * W+ {# B' C3 l7 |  ?( @2 g

' o1 _' V$ m% s! b( p, Shttp://www.cssn.cn/xr/xr_zlmb/xr_sb/201405/t20140508_1151921.shtml/ b" a1 }' T  J  D0 A3 P; E

6 N, V: T% K- u: n/ g* X《菜根谭》:我心目中的明灯
' F2 W9 h: M! {2014年05月08日 09:15 来源:光明网-文荟频道 作者:楼明贤0 Z$ `* w  u( v. f8 S% M2 {, @
5 V2 T/ n. p# E8 H& C& F  `
    文/楼明贤
' F" [2 P# B, y' q) x
& a8 Q, A# j  a7 P- b# f4 k" G( f      古人云:“人能咬得菜根,则百事可做。”就是说人要是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明代学者洪应明精通儒、佛、道三教精华。早年热衷于功名,晚年激而入道,用对联体总结出一本《菜根谭》留世。
2 V! ~% l6 P+ _$ L- j9 J) F2 q
3 u4 n% B, ~8 z' z     一天,我在书店浏览,偶然发现书架上有一本叫《菜根谭注释》的古书,随便翻翻,开卷有益,爱不释手,遂购一册。后来由于翻阅太勤,书也翻得破烂,于是又购一册《为人处世与〈菜根谭〉》,欲深入了解该书的精髓。该书的封面写着“人生哲理,处世名言。”我在扉页上写着“反复研读、善于应用、举一反三、受益无穷”的心得体会。据说该书在东瀛日本很畅销,形成一股《菜根谭》热。日本人知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何况我辈中国人。$ K" }/ x$ a2 I: g; X" Z% f+ \% W6 r
- A+ t! i  f* S2 J8 ]8 h" q5 I
    在我四十余年坎坷的人生道路上,情绪稳定,归功于组织的开导,亲朋的鼓励及传统文化的熏陶。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,我学过的只是九牛一毛,微不足道。但是它内容博大精深,影响的潜移默化,使我享用终生。这是《菜根谭》一书对我产生巨大影响。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伴走过不平凡的生活道路。. `% G" F, e, o1 G; P9 H
+ T* ?1 p% R) n3 Z  C& u7 p: P: ]
    我年轻时就算开始医务生涯。一个人在异地他乡谋生,处事开头难,怎么办呢?“作人要脱俗,应世要随时”在我耳旁回响。古人的意思是要入乡随俗,但不随波逐流。一个人在单位里生存,工作中面临着磕磕碰碰、勾心斗角之事较多,“处世让一步为高,待人宽一分是福。”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”记得八十年代的一个暮春时节,思乡心切的我想回老家工作,以便照顾年迈的双亲。这个时候,屋漏偏蓬连夜雨。另外两位老乡也急着想调回去。一下子一家单位有三个人挤在一起奔跑。接收单位名额有限,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,双方竞争十分激烈,大有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之势。我也想努力一下,跨过这道关。但是我看了《菜根谭》后,最终还是放弃了,避免了同乡之间的一场争斗,在他乡安心的工作下去,四海为家嘛。
; h' R7 j+ H7 n$ \
+ K+ V+ d0 s( f- z; @% Y    在社会生活中,免不了交际应酬,人情往来嘛。“爽口之味,皆烂肠腐骨之药。”浅尝则止,快心之事,不宜深涉。家庭是一个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。“家人有过,不宜暴怒,不宜轻弃。此事难言,借他事隐讽之;今日不悟,俟来日再警之,如春风解冻,和气消冰。才是家庭的型范”。该书还对那些急功近利者来说是一副清醒剂。“一场闲富贵,狠狠争来,虽得还是失。”别人有本事享受荣华富贵,应该应该。我是冷眼旁观,辩证地看待生活,不致于因心理失衡而徒增烦恼,权且当个精神贵族罢了。
6 d- w, \& N; z; }4 U" z7 u
5 t- o- p+ Z! D9 \9 J" i& ]& c* p    人到中年,上有老,下有小,中间还有事业撑,真可谓是惜时如金,工作繁忙。走出逆境,跨入顺境,锦上添花的多之又多,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。“宠辱不惊,闲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漫随天外云卷云舒”,似一瓢凉水清醒头脑,淡泊人生。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如醴。该书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。其语句有着楹联的对仗,诗词的押韵,读起来琅琅上口,易诵易记,可反复咀嚼回味。读《菜根谭》,受益非浅。它是我心中的明灯。% u2 {: ~/ ^7 E5 s# A

评分

参与人数 2威望 +4 收起 理由
山水游 + 2 赞一个!
瘦头陀 + 2 很给力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#
发表于 2017-3-4 20:29 | 只看该作者
  人生哲理,警世名言!
( @$ {" f3 r* F: T- l& ~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威望 +2 收起 理由
瘦头陀 + 2 赞一个!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5 17:31 | 只看该作者
山水游 发表于 2017-3-4 20:29
, K% i6 Z+ P* s' a: K, L人生哲理,警世名言!

0 R  m; V0 a5 ?  I谢谢关注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5 17:32 | 只看该作者
菜根谭全文及讲解:
$ |/ R# e+ F& K% u$ E  3.心事宜明,才华须韫
8 k# Q. f5 p+ L4 N" Q, t" e+ O   君子之心事,天青日白;不可使人不知;君子之才华,玉韫珠藏,不可使人易知。
0 u9 O* ~* |/ d/ H   【大意】& e8 }" h- c( M1 m2 i5 w) i+ M
  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,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,没有一点不可告人之事;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,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,绝对不轻易让人知道。8 U  D+ i! |3 t' M( i& A
* ^8 e( \4 I8 d. Q' |% `4 ]8 B5 H
  4.出污泥而不染,明机巧而不用3 g9 c4 Y9 [/ L- G3 m% B( u
  势力纷华,不近者为洁,近之而不染者尤洁;智械机巧,不知者为高,知而不用者为尤高。( r& s+ b( t/ n' E$ V, K
  【大意】
( U5 _7 d% |% ]/ W' m   权利和财势,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,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为清白;权谋术数,以不知道才算高明,知道而不使用就更为高明了。

点评

学习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5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6 21:01 | 只看该作者
  5.良药苦口,忠言逆耳 ( s  s8 x5 X# N& \/ R1 D! ]% R6 P$ m
 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,心中常有拂心之事,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。若言言悦耳,事事快心,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。5 u" ^" k' k2 g- Y7 @0 p% l
  【大意】. x& J7 N! D; G. B# i" n
 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,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,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。反之,若每句话都好听,每件事都很称心,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。1 h% D* t$ U% s

$ i0 P: U, ^- O7 ]1 f  6.和气致祥,喜神多瑞7 u6 R) i$ G. z
  疾风怒雨,禽鸟戚戚;霁日光风,草木欣欣。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,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。 ' f: y- D1 R5 {/ n9 f$ T
  【大意】
, e- x- ?) T5 i: a   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,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;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,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。由此可见,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和祥之气,而人间也不可以一天没有欢欣之气。9 a8 p7 x8 ]) l3 z

点评

和气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7 22:17 | 只看该作者
  7.淡中知真味,常里识英奇
7 g6 i1 f! ?. D  肥辛甘非真味,真味只是淡;神奇卓异非至人,至人只是常。
% t9 p& D  j) v   【大意】( _# Q2 `+ s/ Z) N+ ?
  美酒佳肴和大鱼大肉都不是真正的美味,其实真正的美味只是那些粗茶淡饭;标奇立异,超凡绝俗的人,都不算人间真正的伟人,其实真正的伟人只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。
. @  e2 X3 o- @! S1 P2 f % h0 s4 B" V$ c
  8.闲时吃紧,忙里悠闲 # t/ q7 |, V# Z
  天地寂然不动,而气机无息稍停;日月尽夜奔驰,而贞明万古不易;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,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。; \7 D0 Z9 z1 ~+ H, i5 |
  【大意】
- J& P0 N" P& C' q1 G7 T   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,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,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。早晨旭日东升,傍晚明月当空,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,可在宇宙中,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。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,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,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,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,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。

点评

休闲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8 18:46 | 只看该作者
  9.静中观心,真妄毕见
7 R7 }1 j0 ^9 Z6 Y; m  K, P. u  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,始觉妄穷而真独露,每于此中得大机趣;既觉真现而妄难逃,又于此中得大惭忸。
7 x- c* ~4 T1 K   【大意】  [0 b- B3 \# s) a/ X8 ?! D
  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,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,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,当此真心流露之际,觉得精神十分舒畅,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;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,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,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,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。$ p/ h, k7 V5 K: j/ ]
- {+ o) l) g  n( {7 M& Y2 u: k
  10.得意须早回头,拂心莫便放手 5 t* j& E9 m- P2 r; c3 i6 K1 H
  恩里由来生害,故快意时须早回首;败后或反成功,故拂心处莫便放手。 ' P4 Q0 o/ v0 a+ h5 D. R0 W
  【大意】 4 E7 \9 x3 K8 Z6 X
  被当政者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,所以一个人从政时不可过分贪恋权位,应抱有“见好就收”、“急流勇退”的态度;不过有时遭受小小的挫折,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,因此遭受不如意的事打击时,千万不可罢休,不再继续奋斗。5 }  H0 M7 d% ]3 d

点评

愿望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3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9 20:48 | 只看该作者
  11.澹泊明志,肥甘丧节2 P& }8 [( z- {1 T3 j
  蔾口苋肠者,多冰清玉洁;衮衣玉食者,甘婢膝奴颜。盖志以澹泊明,而节从肥甘丧也。
2 X( ^" x" E. e5 n  【大意】 4 W7 k0 z& \( T' |+ g) r8 V
  能够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,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,纯玉一般沌白;而讲求穿华美衣服、吃山珍海味的人,他们大多都甘愿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。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,而一个人的节操都在贪图物欲享受中丧失怠尽。
, g8 |/ N0 c" E3 M  h3 ]( Q , Q, C; B( {" c9 ]: d2 h! @
  12.眼前放得宽大,死后恩泽悠长 # n; g5 U+ P, ^8 D
 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,使人无不平之叹;身后的恩惠要留流得久,使人有不匮之恩。- J# x1 ?$ V9 m
  【大意】
( u2 U& ~: P4 E+ p& {   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,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;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,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,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。

点评

豁达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3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0 19:21 | 只看该作者
  13.路要让一步,味须减三分 9 k& A9 {( H9 G
  径路窄处,留一步与人行;滋味浓的,减三分让人尝;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。 9 y/ e; Z3 a0 o1 n5 M( b
  【大意】  p) o/ ?5 Z$ `- |5 f
  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,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;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,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;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。
  G# q' f& R" `  14.脱俗成名,超凡入圣
$ z; w8 K6 C. a7 f" Q! a# w: ^ 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,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;为学无甚增益功夫,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。 / [1 ]8 J  i4 {9 Z4 d
  【大意】
& ^- {$ ^7 a2 }% S  要想成为一个很会作人的人,并不是要懂得什么高深的大道理,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利欲就可跻身名流;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,并不需要特殊的秘诀,只要能排除干扰、宁静心情的杂念就可超凡入圣。

点评

平凡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3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1 20:12 | 只看该作者
  15.义侠交友,纯心作人
. Y  u4 T/ F( X2 Y1 D" R 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,作人要存一点素心。 1 Q, c  G6 P( g% L" ~$ N' g( |
  【大意】 ! d* ~0 O' [. Z
  跟朋友相处时,必须抱着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,而作人处事也要存着一颗天真无邪的赤子之心。 , Q+ m+ a5 T% W% ^8 C
  16.德在人先,利居人后 & q1 \9 R6 v! D% E  _; s: a
  宠利毋居人前,德业毋落人后;受享毋逾分外,修为毋减分中。 * x' m" a  W, ~% n. _
  【大意】
7 ]) f; i+ M3 R7 E# n  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,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;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;当修养品德时,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。

点评

友谊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2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2 19:36 | 只看该作者
  17.退即是进,与即是得 / k9 T. M; O, f) b0 d
  处世让一步为高,退步即进步的张本;待人宽一分是福,利人实利己的根基。
  q; `$ `- m6 E" p7 w0 M; T  【大意】   W3 n( e0 m, c6 W4 c
  为人处事以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,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;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的人为最快乐,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。' x  E3 T1 B# t0 ?6 [% u' M7 n
  18.骄矜无功,忏悔灭罪
$ {1 t5 d. p. W5 P3 l  盖世功劳,当不得一个矜字;弥天罪过,当不过一个悔字。
5 B3 A  i% M' h, f2 x! I! [  【大意】 0 E$ x& p0 {7 I* m7 H7 I8 G9 Z
  即使有世间最伟大的丰功伟绩,也承受不了一个骄矜的“矜”字所起的抵消作用;即使犯了滔天大罪,只要能作到一个懊悔的“悔”字,就能赎回以前的过错。

点评

利人利己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2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3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3 19:34 | 只看该作者
  19.完名让人全身远害,归咎于己韬光养德 2 c# t! ~0 A8 G
 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,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;辱行污名,不宜全推,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。$ I2 T9 Z( A  J. w1 t
  【大意】3 \2 j3 G$ S/ P; v' c  y8 `, A
  不论如何完美的名气和节操,都不要一个人自己独占,必须分一些给旁人,只有如此,才不会惹起他人的怨恨而招来灾害,从而保全生命的安全;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,也不可完全推到他人身上,自己一定要承担几分,只有如此,才能掩藏自己的智能而多一些修养。
0 b9 b9 M* S3 [+ A* b$ b  20.天道忌盈,卦终未济
/ D9 B: e5 F# d$ n" M: }4 E 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,便造物不能忌我,鬼神不能损我。若业必求满,功必求盈者,不生内变,必召外忧。
8 D8 u/ b5 w. ?5 O& I+ c8 t  【大意】
% G0 @& z* x! K% S; p3 b* s  不论作任何事都要留有余地,就是不要做得太绝,这样造物的上帝不会嫉妒我,甚至于最愿与人恶作剧的鬼也不会伤害我。假如一切事物都要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,一切功劳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,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,也必为此而招致外患。

点评

韬光养晦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1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4 18:43 | 只看该作者
  21.人能诚心和气,胜于调息观心9 i$ Q4 v0 x1 x$ w, h" C* H
  家庭有个真佛,日用有种真道。人能诚心和气、愉色婉言,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、意气交流,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! - E8 g/ U$ p* v1 o9 N
  【大意】 $ s. F/ Y6 N% `4 U
  任何家庭都应该有一种真诚的信仰,任何人的生活都要有二种不变的原则。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纯真的心性,言谈举止自然温和愉快,就能与父母兄弟相处得很融洽,比用静坐调护身心还要好上千万倍。: |) H, ^3 N  ]9 H9 m- `  d
  22.动静合宜,道之真体 ; }* s9 A5 r) p2 S8 _
  好动者云电风灯,嗜寂者死灰槁木;须定云止水中,有“鸢飞鱼跃”气象,才是有道的心体。 0 z% o. j& w4 B* ?4 C2 K
  【大意】
9 h, }" c, y7 s1 R1 N3 G  一个好动的人就像乌云闪电,霎时就会无影无踪,又像风前的残烛孤灯,摇曳不定忽明忽暗。一个喜欢清静之人,如熄灭的灰烬,又像丧失了生命的枯木,生命力消失。可见过分的变幻和清静,都不是合乎理想的人生观,只有在缓动的浮云下,平静的水面上,才能看到鹞鹰飞舞、鱼儿跳跃的景观,用这两种心情来观察万事万物才算是具有崇高道德的人。
% X# {" Z6 t0 X  r, O7 ?

点评

诚信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1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5 18:47 | 只看该作者
  23.攻人毋太严,教人毋过高
7 S" B1 y: E  ~   攻人之恶毋太严,要思其堪受;教人之善毋太高,当使其可从。 ; k+ K& `) R/ U) n
  【大意】
9 I! d% X; v% n0 r/ S  Q  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,不可太严厉,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,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。当教诲别人行善时,不可以希望太高,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。
/ M& N0 W. c8 U( }- [' u3 h5 ^1 X   24.净从秽生,明从暗出
( G& P  _6 L/ V4 i$ }  粪虫至秽,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;腐草无光,化为萤而跃彩于夏月。因知洁常自污出,明每从晦生也。
# B  Z' F  {/ S1 I& d5 J' Q' C; h  【大意】
+ M  T3 ^* C9 q  粪土里所生的虫是最脏的,可一旦化为蝉却只饮秋天洁净的露水;腐败的野草本不发光,可一旦孕育成萤火虫以后,却可在夏天的夜空中发出耀眼的光彩。由此而知,洁净的东西常常从污秽中产生,明亮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现。
) @) b/ Y8 d+ F) L" W% _: j

点评

自尊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1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6 18:45 | 只看该作者
  25.客气伏而正气伸,妄心杀而真心现 7 w0 \6 Q5 y% W( ~
  矜高倨傲,无非客气;降服得客气下,而后正气伸。情欲意识,尽属妄心;消杀得妄心尽,而后真心现。 7 t) P! a0 t/ ^* [) O, b) C* ?
  【大意】
4 Z7 f' ~" V+ o2 X/ R 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矜气高傲的无理态度,都是由于受外来血气的影响,只要把这种外来的血气消除,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气概才能出现。一个人的所有欲望和想象,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造成的,只要能铲除这种虚幻无常的妄心,善良的本性就会显现出来。, k9 g! H) j# W$ N) d' M" |
  26.事悟而痴除,性定而动正
* Y' z9 {+ t0 J- ^  饱后思味,则浓淡之境都消;色后思淫,则男女之见尽绝。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,破临事之痴迷,则性定而动无不正。 2 l) Y5 P3 I) n4 A
  【大意】 ; D( k$ o) M, g3 L
 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,这时所有的甘美味道已全部消失。房事满足之后再回味性欲的情趣,那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念头已全部消失。因此如常能事后悔悟,来做另一件事的开端时的参考,那就可消除一切错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,这样做事就算有原则,一切行为自然都合乎义理。

点评

善良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40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7 20:08 | 只看该作者
  27.轩冕客志在林泉,山林士胸怀廊庙
' G2 P: S/ V; z6 }7 |' j) z  居轩冕之中,不可无山林的气味;处林泉之下,须要怀廊庙的经纶。
2 S! |. C( i% r/ Q% x  【大意】 ( i7 H1 S. w  \  b) i0 u& V
  身居政职的人,要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思想;身为平民居住在田园中的人,必须要胸怀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。
4 u7 r7 w1 Q5 y: L0 z5 c+ c  28.无过便是功,无怨便是德 ; x; ?) c9 V" z$ V1 [! _0 _& {
  处世不必邀功,无过便是功;与人不求感德,无怨便是德。   A* h: E$ |" D2 u- c$ G
  【大意】% @7 L$ ^9 a/ `/ Y
  人生在世不必勉强去争取功劳,其实只要没有过错就算功劳;救助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图报,只要对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图报了。

点评

祥和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39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8 19:28 | 只看该作者
  29.作事勿太苦,待人勿太枯
/ q2 u- J" \4 o* t" y, Y) c, `1 p# ]  忧勤是美德,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;澹泊是高风,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。
% t& h0 u: S- v) q" @  【大意】
4 h4 b8 }1 m/ a6 b+ k$ f  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,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,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;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风亮节,但如若过分清心寡欲,对社会人群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。
1 W2 j3 E4 f# M0 O5 g& B6 K' H# e  30.原谅失败者之初心,
' G7 A% i( S. U1 Z+ b8 v  注意成功者之末路 7 U4 q# U2 |/ M) H" w/ b1 H6 d
  事穷势蹙之人,当原其初心;功成行满之士,要观其末路。 4 B) t" d- V$ E5 W! g
  【大意】 1 J, w5 {8 a7 E0 O$ ^3 A$ b2 \
  对于一个事业失败而感到心灰意懒的人,要使他恢复当初奋发上进的精神;我们对于一个事业成功而感到万事如意的人,要观察他是否能永远维持下去。

点评

美德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39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19 19:43 | 只看该作者
  31.富者应多施舍,智者宜不炫耀
/ p/ U; |1 h" _; u9 v4 j5 o+ N  富贵家宜宽厚,而反忌刻,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!如何能享?聪明人宜敛藏,而反炫耀,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!如何不败?
9 ]9 F9 S, s# v7 u; z" a   【大意】
# C3 U6 N5 ?4 V$ d. M   一个富贵家庭待人接物应宽大仁厚,而很多人却刻薄无理,这种人虽身为富贵之家,可他的行径却与贫贱人相同,这如何保持富贵的身分呢?一个才智出众的人,本应谦虚有礼不露锋芒,可许多人反而夸耀自己的本领如何高强,这种人虽表面聪明,其实他们的言行与无知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!那样,他的事业到头来又如何不败呢?
/ [+ e7 y) X: ?) k% u, I% D  32.居安思危,处乱思治
4 g" M' p1 I* P- o/ b, Z* ]3 Q 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,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;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,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。 , j7 ]- y4 b1 C( i* ^4 ]' Y" p$ e
  【大意】 ) h/ R: t1 a2 z' o) r' q! N; n/ L2 O
  先站在低矮处然后才知攀登高处的危险性,先在阴凉处然后才知过分光亮的地方会刺眼睛,先保持宁静的心情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,先保持沉默心性然后才知道话说多了很烦躁。

点评

仁和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39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2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17-3-20 19:35 | 只看该作者
     33.人能放得心下,即可入圣超凡
( N6 }' J, N7 O6 Q' K( {8 I4 Q0 B 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,便可脱凡;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,才可入圣。
9 Z9 P$ @. r$ k1 j6 o  【大意】 % c+ d/ t& h2 P
  一个人能丢开功名富贵的权势思想的左右,就可超越庸俗的尘世杂念;一个人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,就可以进入超凡绝俗的圣贤境界。
) h7 L7 Z- G  M0 ~4 ?( G- a! U, ?   34.我见害于心,聪明障于道 0 j' ^% j. ]$ V8 V' M9 m$ g+ {
  利欲未尽害心,意见乃害心之蟊贼;声色未必障道,聪明乃障道之藩屏。
  X6 ?1 e# \6 z/ Z1 g  【大意】 + m' H/ R- o. f6 s( k2 \
  名利欲望未尽会杀害我的心性,自以为是的偏私和邪妄是残害心灵的毒虫;歌舞女色未必都会妨碍人的品德,只有自作聪明的人才是破坏道德的最大障碍。
* `+ |( G* S6 A$ t% I. ?9 U% U- Y

点评

境界  发表于 2017-3-30 18:37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- ( ICP12013697-2 ) 11010802026271

GMT+8, 2025-4-21 14:30 , Processed in 0.147170 second(s), 34 queries , Gzip On, Fil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